/孫正心(曉世)
任何一門語言的學習,無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。如果一個學生,語文如何如何好,卻寫不出一篇好文章,那這個學習,是不合格的。英語的學習也不外乎此,最后要把所學的,落實到“寫”上面。
英語高考試卷,有2篇作文,大作文25分,小作文15分,總共40分,在英語試卷150分中,占了1/3,不可謂不主要。博納實驗學校英語特級教師、英語名師工作室首席名師史方志,就是中學英文寫作教學的專家,在中學英文寫作教學方面,成就斐然,善長英語寫作的指導與訓練。2001年,史方志老師在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中學英語作文教學專著《英語實用寫作能力提高》,向業界分享了近20年的教學經驗。
史老師與博納的化學特級教師陳岳廷一樣,也是文革結束、恢復高考之后的首屆大學生,也就是“新三屆”中的第一屆。他們身上擁有那個時代大學生的刻苦、精進、鉆研的優點。1982年大學畢業后他先后在安徽、江蘇、浙江、深圳、廣州等地任教,前后教過的高三畢業班、復讀班十五屆以上,考上“985”、“211”一流名校的學生數以百計,具有豐富的調教指導復讀班的經驗。2020年來到肇慶博納實驗學校,把優秀的愛學善學、追求卓越的學風、教風播種下去,開花結果,傳承不絕。兩年來,他執教的班級英語成績一直名列前茅。
史老師是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語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,江蘇省命題與研究中心專家,獲得江蘇省丹陽市名師和全國中小學英語名師稱號。
2021年11月,他的《新課程背景下的中學校園文化建設研究》課題被肇慶教育發展研究院列為2021年度教育研究重點課題。史老師在教學之余,精心研究總結數十年教學經驗撰寫成論文,在各種教育教研專業刊物發表?!陡咧姓n型課例交流與研究》《英語課堂教學三維目標有效整合的策略》兩篇論文發表在北大核心期刊《中小學外語教學》和《教學與管理》上。
經過數十年的研究與實驗,史老師創建了“讀寫一體教學法”。傳統的英語教學,將讀和寫分成了兩個單獨的內容實施教學,不重視讀和寫之間相互促進的作用,學生慢慢失去了閱讀的興趣,削弱了閱讀教學的效率,同時學生在寫英語作文的時候,一提筆,頭腦一片空白,不知道如何下筆,長此以往,學生十分懼怕寫作。這樣不僅無法提升教學的有效性,并且沒有辦法保證教學的質量。讀寫一體化教學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。在開始閱讀之前,教師要導入課程,用相關短語、詞匯、句型將新的課程導入,吸引學生的注意力,使其產生興趣,對閱讀過程中學到的詞塊、句型、敘述方法、段落層次、布局謀篇等加以分析,讓學生當堂仿寫,并加以點評。這樣,不僅提升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寫作能力,而且提高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。
寫作的題目,一般選擇學生的家鄉、親人、同學等等身邊的事物。這樣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講,屬于畫龍點睛,而對于那些寫作能力一般的學生來說,可以找到自信,克服畏懼心理,快速有效地提高英語寫作的能力,建立英語學習的興趣。
史老師認為,教育的本質屬性應當是交往。強調尊重學生的主體存在,師生應該是平等的。史老師認為,教育是師生、生生、人與文本(教材、閱讀材料)的對話??谡Z方面,目標是能就國內外普遍關心的問題如環保、人口、和平與發展等用英語交談,表明自已的態度和觀點;能經過準備就一些專題作5分鐘演講并回答有關提問;能用英語接受面試;能在交際中恰當地表達自已的感受。
閱讀方面,目標是能閱讀一般的英文報刊雜志,理解和獲取和處理主要信息的能力。
寫作方面,目標是能用英文書寫摘要、報告、通知、公務信函等,能填寫各種表格、個人簡歷和申請書,能表達自已的觀點、評述他人的觀點,文體恰當、用詞準確、文字通順、格式正確。
史老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,盡量使教學內容生動有趣,盡可能使每個學生都感興趣,都能志愿參加。比如,字母的發音規則,講起來枯燥無味,記起來更是費時費勁。在講解[oo]的發音規則時,他編寫了雙鵝歌,讀起來朗朗上口,學生很快就能背誦,使枯燥無味的講解變成輕松愉快的享受。
在英語閱讀中,他強調學生要珍視自已的獨特感受、體驗和理解,獨立思考、再三思考、換位思考,不人云亦云。對于個別同學的奇思妙想,要給予肯定,鼓勵同學堅持自已的見解和觀點。
在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上,他總是鼓勵學生敢于懷疑書本、敢于懷疑老師、敢于向權威挑戰,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。例如,他在指導學生英語作文時,要求學生用“一句多譯法”把“我一到家,就把所見到的一切都記錄下來”譯成英語,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。
史方志認為,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發展學生的高層次思維能力,培養學生提出問題、分析問題、解決問題的能力。老師要有開啟思路、指點迷津、化解困惑的學識以及欣賞學生標新立異、“胡思亂想”的胸懷。要讓學生在體味英語的魅力、在英語的使用和交際中、在體驗英語學習目標完成的成功中獲得幸福感!
上一篇:博納有寶之二:本手做好了就是妙手——記數學特級教師張志略
下一篇:沒有了!